伊利執行總裁張劍秋(右三)參加2018年夏季達沃斯
新零售之風如火如荼,中國企業如何實現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在9月18日天津舉辦的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這一話題再度備受各方關注。
為此,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就當代新零售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數字化發展模式展開了深入討論。
其中,伊利集團作為中國企業代表再次受邀,參與“從線上到線下,零售業的復興”和“數字化轉型領軍者”等話題的討論。這也是伊利自去年與世界經濟論壇達成戰略合作后,再度出席該論壇。
“數字化轉型,首先要求企業具備數字化基因。這些年來,伊利在轉型中運用數字化工具,建立數字化模型,培養數字化思維,以‘伊利即品質’為核心,內強基因,外構生態,打造數字化產業鏈,進而推動整個行業和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伊利執行總裁張劍秋如是說。
據張劍秋介紹,伊利于內部,開發了MES(生產過程執行)系統,構建數字化工廠,實現管理的精細化、透明化和高效化;于外部,推行覆蓋全鏈的數字化系統,重構上下游產業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伊利自主開發的“渾天儀”地理大數據系統,依靠數字化系統分析,可以精準評估、精細預測市場發展態勢,支持終端網點的布局精確規劃和落地。
截至目前,已利用“渾天儀”建立了覆蓋全國三百多個城市、幾十類業態、五百多萬個網點的精準門店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系統化分析,伊利可以精準評估、精細預測一個區域的市場發展態勢,并精準匹配相應的市場策略和落地行動。前不久,伊利就利用該系統完成特定品類,特定市場的全面盤點掃描,進行營銷資源的精準規劃和落地執行。
由此可見,在中國企業的轉型中,積累了大量的數字化管理和生產經驗,并不斷致力于完善全行業的數字化生態的伊利,已成為乳業領域數字化升級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而作為目前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蟬聯亞洲乳業第一的中國代表企業,伊利通過全鏈數字化改革,已經在業務領域中形成一套數字化閉環,在企業邁向數字化過程中,走出了獨特的轉型之路,塑造了可供參考借鑒的轉型樣本。